关于印发《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的通知
财会[2017]25号
党中央有关部门,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厅,高法院,高检院,各民主党派中央,有关人民团体,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
为了适应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需要,规范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等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我部制定了《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现予印发,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鼓励行政事业单位提前执行。
执行本制度的单位,不再执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中小学校会计制度》《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彩票机构会计制度》《地质勘查单位会计制度》《测绘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国有林场与苗圃会计制度(暂行)》《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等制度。
执行中有何问题,请及时反馈我部。
财 政 部
2017年10月24日
引用地址:http://kjs.mof.gov.cn/zhengwuxinxi/zhengcefabu/201711/t20171109_2746877.html
第一部分 总说明
一、为了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等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以下统称单位,特别说明的除外)。
纳入企业财务管理体系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或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单位,不执行本制度。
本制度尚未规范的有关行业事业单位的特殊经济业务或事项的会计处理,由财政部另行规定。
三、单位应当根据政府会计准则(包括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规定的原则和本制度的要求,对其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或事项进行会计核算。
四、单位对基本建设投资应当按照本制度规定统一进行会计核算,不再单独建账,但是应当按项目单独核算,并保证项目资料完整。
五、单位会计核算应当具备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双重功能,实现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适度分离并相互衔接,全面、清晰反映单位财务信息和预算执行信息。
单位财务会计核算实行权责发生制;单位预算会计核算实行收付实现制,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单位对于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现金收支业务,在采用财务会计核算的同时应当进行预算会计核算;对于其他业务,仅需进行财务会计核算。
六、单位会计要素包括财务会计要素和预算会计要素。
财务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费用。
预算会计要素包括预算收入、预算支出和预算结余。
七、单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运用会计科目:
(一)单位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规定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在不影响会计处理和编制报表的前提下,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增设或减少某些会计科目。
(二)单位应当执行本制度统一规定的会计科目编号,以便于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查阅账目,实行会计信息化管理。
(三)单位在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时,应当填列会计科目的名称,或者同时填列会计科目的名称和编号,不得只填列会计科目编号、不填列会计科目名称。
(四)单位设置明细科目或进行明细核算,除遵循本制度规定外,还应当满足权责发生制政府部门财务报告和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编制的其他需要。
八、单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编制财务报表和预算会计报表:
(一)财务报表的编制主要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以单位财务会计核算生成的数据为准;预算会计报表的编制主要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以单位预算会计核算生成的数据为准。
(二)财务报表由会计报表及其附注构成。会计报表一般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费用表和净资产变动表。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选择编制现金流量表。
(三)预算会计报表至少包括预算收入支出表、预算结转结余变动表和财政拨款预算收入支出表。
(四)单位应当至少按照年度编制财务报表和预算会计报表。
(五)单位应当根据本制度规定编制真实、完整的财务报表和预算会计报表,不得违反本制度规定随意改变财务报表和预算会计报表的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方法,不得随意改变本制度规定的财务报表和预算会计报表有关数据的会计口径。
(六)财务报表和预算会计报表应当根据登记完整、核对无误的账簿记录和其他有关资料编制,做到数字真实、计算准确、内容完整、编报及时。
(七)财务报表和预算会计报表应当由单位负责人和主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签名并盖章。
九、单位应当重视并不断推进会计信息化的应用。
单位开展会计信息化工作,应当符合财政部制定的相关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和标准,确保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会计核算及生成的会计信息符合政府会计准则和本制度的规定。
十、本制度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二部分 会计科目名称和编号
序号 | 科目编号 | 科目名称 |
财务会计科目 | ||
资产类 | ||
1 | 1001 | 库存现金 |
2 | 1002 | 银行存款 |
3 | 1011 | 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
4 | 1021 | 其他货币资金 |
5 | 1101 | 短期投资 |
6 | 1201 | 财政应返还额度 |
7 | 1211 | 应收票据 |
8 | 1212 | 应收账款 |
9 | 1214 | 预付账款 |
10 | 1215 | 应收股利 |
11 | 1216 | 应收利息 |
12 | 1218 | 其他应收款 |
13 | 1219 | 坏账准备 |
14 | 1301 | 在途物品 |
15 | 1302 | 库存物品 |
16 | 1303 | 加工物品 |
17 | 1401 | 待摊费用 |
18 | 1501 | 长期股权投资 |
19 | 1502 | 长期债券投资 |
20 | 1601 | 固定资产 |
21 | 1602 | 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
22 | 1611 | 工程物资 |
23 | 1613 | 在建工程 |
24 | 1701 | 无形资产 |
25 | 1702 | 无形资产累计摊销 |
26 | 1703 | 研发支出 |
27 | 1801 | 公共基础设施 |
28 | 1802 | 公共基础设施累计折旧(摊销) |
29 | 1811 | 政府储备物资 |
30 | 1821 | 文物文化资产 |
31 | 1831 | 保障性住房 |
32 | 1832 | 保障性住房累计折旧 |
33 | 1891 | 受托代理资产 |
34 | 1901 | 长期待摊费用 |
35 | 1902 | 待处理财产损溢 |
负债类 | ||
36 | 2001 | 短期借款 |
37 | 2101 | 应交增值税 |
38 | 2102 | 其他应交税费 |
39 | 2103 | 应缴财政款 |
40 | 2201 | 应付职工薪酬 |
41 | 2301 | 应付票据 |
42 | 2302 | 应付账款 |
43 | 2303 | 应付政府补贴款 |
44 | 2304 | 应付利息 |
45 | 2305 | 预收账款 |
46 | 2307 | 其他应付款 |
47 | 2401 | 预提费用 |
48 | 2501 | 长期借款 |
49 | 2502 | 长期应付款 |
50 | 2601 | 预计负债 |
51 | 2901 | 受托代理负债 |
净资产类 | ||
52 | 3001 | 累计盈余 |
53 | 3101 | 专用基金 |
54 | 3201 | 权益法调整 |
55 | 3301 | 本期盈余 |
56 | 3302 | 本年盈余分配 |
57 | 3401 | 无偿调拨净资产 |
58 | 3501 | 以前年度盈余调整 |
收入类 | ||
59 | 4001 | 财政拨款收入 |
60 | 4101 | 事业收入 |
61 | 4201 | 上级补助收入 |
62 | 4301 | 附属单位上缴收入 |
63 | 4401 | 经营收入 |
64 | 4601 | 非同级财政拨款收入 |
65 | 4602 | 投资收益 |
66 | 4603 | 捐赠收入 |
67 | 4604 | 利息收入 |
68 | 4605 | 租金收入 |
69 | 4609 | 其他收入 |
费用类 | ||
70 | 5001 | 业务活动费用 |
71 | 5101 | 单位管理费用 |
72 | 5201 | 经营费用 |
73 | 5301 | 资产处置费用 |
74 | 5401 | 上缴上级费用 |
75 | 5501 | 对附属单位补助费用 |
76 | 5801 | 所得税费用 |
77 | 5901 | 其他费用 |
预算会计科目 | ||
预算收入类 | ||
1 | 6001 | 财政拨款预算收入 |
2 | 6101 | 事业预算收入 |
3 | 6201 | 上级补助预算收入 |
4 | 6301 | 附属单位上缴预算收入 |
5 | 6401 | 经营预算收入 |
6 | 6501 | 债务预算收入 |
7 | 6601 | 非同级财政拨款预算收入 |
8 | 6602 | 投资预算收益 |
9 | 6609 | 其他预算收入 |
预算支出类 | ||
10 | 7101 | 行政支出 |
11 | 7201 | 事业支出 |
12 | 7301 | 经营支出 |
13 | 7401 | 上缴上级支出 |
14 | 7501 | 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 |
15 | 7601 | 投资支出 |
16 | 7701 | 债务还本支出 |
17 | 7901 | 其他支出 |
预算结余类 | ||
18 | 8001 | 资金结存 |
19 | 8101 | 财政拨款结转 |
20 | 8102 | 财政拨款结余 |
21 | 8201 | 非财政拨款结转 |
22 | 8202 | 非财政拨款结余 |
23 | 8301 | 专用结余 |
24 | 8401 | 经营结余 |
25 | 8501 | 其他结余 |
26 | 8701 | 非财政拨款结余分配 |
出台的背景和意义
背景
由于现行政府会计标准体系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主要以提供反映预算收支执行情况的决算报告为目的,实际执行中出现了以下不足点。
- 无法准确、完整反映政府资产负债“家底”,以及政府的运行成本等情况
- 难以满足编制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信息需求
- 不同部门、单位的会计信息可比性不高,通过汇总、调整编制的政府财务报告信息质量较低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必须对现行政府会计标准体系进行改革。
意义
- 制定出台《制度》,是我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改革方案》的重要成果
- 是服务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
- 对于提高政府会计信息质量、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和预算管理水平、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具有重要的政策支撑作用,在我国政府会计发展进程中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政府会计制度》主要创新与突破
(一)重构了政府会计核算模式
《制度》按照《改革方案》和《基本准则》的要求,构建了“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适度分离并相互衔接”的会计核算模式。
(二)统一了现行各项单位会计制度
《制度》有机整合了《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高等学校、中小学校、科学事业单位、彩票机构、地勘单位、测绘单位、林业(苗圃)等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内容。
(三)强化了财务会计功能
《制度》在财务会计核算中全面引入了权责发生制,在会计科目设置和账务处理说明中着力强化财务会计功能。
(四)扩大了政府资产负债核算范围
《制度》在现行制度基础上,扩大了资产负债的核算范围。
(五)改进了预算会计功能
《制度》对预算会计科目及其核算内容进行了调整和优化,以进一步完善预算会计功能。
(六)整合了基建会计核算
《制度》依据《基本建设财务规则》和相关预算管理规定,在充分吸收《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合理内容的基础上对单位建设项目会计核算进行了规定。
(七)完善了报表体系和结构
《制度》将报表分为预算会计报表和财务报表两大类。
(八)增强了制度的可操作性
《制度》在附录中采用列表方式,以《制度》中规定的会计科目使用说明为依据,按照会计科目顺序对单位通用业务或共性业务和事项的账务处理进行了举例说明。
适度分离的管理模式改革
适度分离,是指适度分离政府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功能,决算报告和财务报告功能,全面反映政府会计主体的预算执行信息和财务信息。
双功能 | 双基础 | 双报告 |
财务会计核算: 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费用五个要素 预算会计核算: 预算收入、预算支出和预算结余三个要素 | 财务会计-权责发生制 预算会计-收付实现制 财务会计:对于财政拨款收入按照收付实现制核算 预算会计:对于质量保证金、专用基金的核算也部分采用了权责发生制基 | 财务会计核算-财务报告预算 会计核算-决算报告 · 引入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核算基础 · 引入收入与费用要素 · 科学界定了各个要素的定义、确认和计量标准 |
相互衔接的管理模式改革
相互衔接,是指在同一会计核算系统中政府预算会计要素和财务会计要素相互协调,决算报告和财务报告相互补充,共同反映政府会计主体的预算执行信息和财务信息。
· 对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现金收支进行“平行记账”
对于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现金收支业务,在进行财务会计核算的同时,也需进行预算会计核算。对于其他业务,仅需要进行财务会计核算。
· 财务报表与预算会计报表之间存在勾稽关系
通过编制“本期预算结余与本期盈余差异调节表”并在附注中进行披露,反映单位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因核算基础和核算范围不同所产生的本年盈余数(即本期收入与费用之间的差额)与本年预算结余数(本年预算收入与预算支出的差额)之间的差异,从而揭示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的内在联系。
什么是平行记账
“平行记账” 即对于纳入预算管理的现金收支,在采用财务会计核算的同时进行预算会计核算。
- 是政府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功能适度分离又相互衔接核算模式的典型特征,相对于现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双分录”核算模式,更能全面准确反映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信息和预算执行信息。
- 在一般情况下,对于财务会计下“财政拨款收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科目发生增减变动时,在预算会计下应同时进行会计处理。
- 例如,单位通过授权支付方式购买固定资产时,在财务会计下,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科目;同时,在预算会计下,借记相关支出类科目,贷记“资金结存”相关明细科目。固定资产后续计量仅需要进行财务会计处理,如计提折旧时,借记相关费用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
政府会计分录平行记账模式
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平行记账的应用举例-现金
例:某事业单位财务部门2018年2月发生如下现金业务
1、2月6日,职工张三出差预借5000元,回来报销差旅费4000元,并退回预支的现金1000元。
平 行 登 记 | 财务会计 | 预算会计 |
(1)预借现金时 | ||
借:其他应收款—张三 5000 贷:库存现金 5000 | 借:事业支出等 5000 贷:资金结存—货币资金 5000 | |
(2)报销差旅费时 | ||
借:业务活动费用 4000 库存现金 1000 贷:其他应收款—张三 5000 | 借:资金结存—货币资金(差额)1000 贷:事业支出(待处理)1000 |
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平行记账的应用举例-银行存款
例:某事业单位财务部门2018年2月发生如下业务
1、收到财政部门拨入的经费补助10万元,已经通过银行存款账户划拨
平 行 登 记 | 财务会计 | 预算会计 |
借:银行存款100000 贷:财政补助收入100000 | 借:资金结存—货币资金100000 贷:财政拨款预算收入100000 |
2、本月销售商品收到对方支付的款项,价税合计23400元,其中增值税额为3400元。该款项已经通过银行存款收讫。
平 行 登 记 | 财务会计 | 预算会计 |
借:银行存款 23400 贷:经营收入 20000 应缴增值税—销项税额3400 | 借:资金结存—货币资金 23400 贷:经营预算收入 23400 |
3、购买日常活动所必需的办公用品,采用银行转账支票结算,价款共计4000元。
平 行 登 记 | 财务会计 | 预算会计 |
借:业务活动费用 4000 贷:银行存款 4000 | 借:事业支出 4000 贷:资金结存—货币资金4000 |
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平行记账的应用举例-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例:某行政单位收到财政授权支付额度到账通知书,通知书所列数额为60000元;按规定支用额度2000元购买打印纸。
1、收到财政授权支付额度到账通知书时,账务处理如下:
平 行 登 记 | 财务会计 | 预算会计 |
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60000 贷:财政拨款收入60000 | 借:资金结存—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60000 贷:财政拨款预算收入60000 |
2、购买打印纸时,账务处理如下:
平 行 登 记 | 财务会计 | 预算会计 |
借:库存物品—打印纸 2000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2000 | 借:行政支出 2000 贷:资金结存—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2000 |
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平行记账的应用举例-应收账款
例:2018年3月2日,甲事业单位向乙公司提供服务,应收取服务费40000元,税费2400元,款项尚未收到。账务处理如下:
平 行 登 记 | 财务会计 | 预算会计 |
借:应收账款—乙公司42400 贷:经营收入40000 应缴增值税—销项税额2400 |
2018年3月20日,甲事业单位收到乙公司的服务费42400元,已经通过银行办理转账,账务处理如下
平 行 登 记 | 财务会计 | 预算会计 |
借:银行存款42400 贷:应收账款42400 | 借:资金结存—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42400 贷:事业预算收入42400 |
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平行记账的应用举例-存货
例1:某事业单位接受社会捐赠一批材料,没有附相关凭据。此材料在市场中并无销售,无法可靠取得其评估价值和市场价格,经批准以名义金额入账。接受材料捐赠时,发生税费支出500元,通过转账支付。
接受捐赠的库存物品,账务处理如下:
平 行 登 记 | 财务会计 | 预算会计 |
借:库存物品 贷:捐赠收入1 借:其他费用500 贷:银行存款500 | 借:事业支出500 贷:资金结存500 |
例2:某事业单位月末盘盈一批存货,该批存货共计20000元。
平 行 登 记 | 财务会计 | 预算会计 |
(1)盘盈转入待处理财产损益时 借:库存物品20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 20000 (2)报经批准后 借:待处理财产损益20000 贷:单位管理费用20000 |
事业单位新旧会计制度对照表
原制度科目 | 新制度科目 | ||
编号 | 名称 | 编号 | 名称 |
一、资产类 | |||
1001 | 库存现金 | 1001 | 库存现金 |
1002 | 银行存款 | 1001 | 银行存款 |
1021 | 其他货币资金 | ||
1011 | 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 1011 | 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
1101 | 财政应返还额度 | 1201 | 财政应返还额度 |
1201 | 短期投资 | 1101 | 短期投资 |
1211 | 应收票据 | 1211 | 应收票据 |
1212 | 应收账款 | 1212 | 应收账款 |
1213 | 预付账款 | 1214 | 预付账款 |
1511 | 在建工程 | ||
1215 | 其他应收款 | 1218 | 其他应收款 |
1301 | 在途物品 | ||
1301 | 存货 | 1302 | 库存物品 |
1303 | 加工物品 | ||
1611 | 工程物资 | ||
1811 | 政府储备物资 | ||
1891 | 受托代理资产 | ||
1401 | 长期投资 | 1501 | 长期股权投资 |
1502 | 长期债券投资 | ||
1501 | 固定资产 | 1601 | 固定资产 |
1801 | 公共基础设施 | ||
1811 | 政府储备物资 | ||
1821 | 文物文化资产 | ||
1831 | 保障性住房 | ||
1502 | 累计折旧 | 1602 | 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
1802 | 公共基础设施累计折旧(摊销) | ||
1832 | 保障性住房累计折旧 | ||
1511 | 在建工程 | 1611 | 工程物资 |
1613 | 在建工程 | ||
1601 | 无形资产 | 1701 | 无形资产 |
1602 | 累计摊销 | 1702 | 无形资产累计摊销 |
1701 | 待处置资产损溢 | 1902 | 待处理财产损溢 |
二、负债类 | |||
2001 | 短期借款 | 2001 | 短期借款 |
2101 | 应缴税费 | 2101 | 应交增值税 |
2102 | 其他应交税费 | ||
2102 | 应缴国库款 | 2103 | 应缴财政款 |
2103 | 应缴财政专户款 | ||
2201 | 应付职工薪酬 | 2201 | 应付职工薪酬 |
2301 | 应付票据 | 2301 | 应付票据 |
2302 | 应付账款 | 2302 | 应付账款 |
2303 | 预收账款 | 2305 | 预收账款 |
2305 | 其他应付款 | 2307 | 其他应付款 |
2901 | 受托代理负债 | ||
2401 | 长期借款 | 2501 | 长期借款 |
2402 | 长期应付款 | 2502 | 长期应付款 |
三、净资产类 | |||
3001 | 事业基金 | 3001 | 累计盈余 |
3101 | 非流动资产基金 | ||
3301 | 财政补助结转 | ||
3302 | 财政补助结余 | ||
3401 | 非财政补助结转 | ||
3403 | 经营结余 | ||
3201 | 专用基金 | 3002 | 专用基金 |
四、预算结余类 | |||
3001 | 财政补助结转 | 8101 | 财政拨款结转 |
3002 | 财政补助结余 | 8102 | 财政拨款结余 |
3101 | 非财政补助结转 | 8201 | 非财政拨款结转 |
3001 | 事业基金 | 8201 | 非财政拨款结余 |
3201 | 专用基金 | 8301 | 专用结余 |
3401 | 经营结余 | 8401 | 经营结余 |
3001 | 财政补助结转 | 8001 | 资金结存(借方) |
3002 | 财政补助结余 | ||
3101 | 非财政补助结转 | ||
3001 | 事业基金 | ||
3201 | 专用基金 | ||
3401 | 经营结余 |